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3日 作者:致远尚升
初出茅庐:明确目标、坚定信念
大家好,我是孙同学,回想起两年前备考的起点,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未来充满明确规划的。那时候,我刚刚踏入语言学校,心中对未来的选择有很多迷茫与彷徨。
记得6月的EJU考试,我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日语部分取得了332分、文综168分和数学115分的不错成绩。这一成绩不仅为我赢得了不少信心,更为我节省了选择目标院校的时间。
通过这次考试,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法律一直是我极为感兴趣的领域,而日本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无疑是我梦寐以求的殿堂。
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以最好的状态报考这所名校。在确立目标后,我与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反复讨论出愿要求,分析每个环节的关键要点。正是这种早期的规划,让我在后续的准备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
✦
•
✦
备考策略:调整心态、勤奋攻关
备考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在参加日本大学法学部第一期考试时,我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那次考试后,我感到内心极度失落和迷茫,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我迅速调整状态,重整旗鼓,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备考计划。
1. 阅读与写作的双管齐下
在调整策略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法律知识储备和文字表达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开始大量阅读法学相关书籍,认真学习法律条文和经典案例,同时每周坚持书写小论文。
通过不断地练笔,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对法律的内涵和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段时间的努力,虽然艰辛,却为我后来的笔试和面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志望理由书——我的“秘密武器”
在备考过程中,我和指导老师一起反复推敲我的志望理由书。从初稿到最终定稿,我经历了三次以上的精细修改。每一次修改,老师都与我通过语音电话详细讨论,从语句表达到逻辑结构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老师不仅指出了文中存在的问题,还耐心地帮助我找出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使得我的理由书最终呈现出逻辑清晰、内容扎实的优秀效果。这份志望理由书成为我申请过程中的“秘密武器”,也为我在后续面试中树立了自信。
3. 高效利用反馈——不断完善面试稿
除了书面材料,面试环节也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每次与班主任老师的谈话反馈,我都认真记录、反复练习,力求在每一次模拟面试中都能有所进步。
面对突发问题,我学会了迅速调整思路,保持条理清晰的回答方式。正是这种不断反思与改进的精神,帮助我在最终面试时得以镇定自若、应答如流。
✦
•
✦
材料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日本大学法学部的出愿材料要求严格,不仅需要提交各种成绩证明和资格认证,还包括志望理由书和其他相关文书。为了不因材料缺失而错失出愿资格,我与班主任老师密切配合,做了充分的准备。
逐字推敲志望理由书
在准备志望理由书的过程中,我与老师一同逐字逐句地修改,不放过任何细微的错误。我们通过电话沟通,讨论每个表达是否恰当,力图找出最适合我的叙述方式。这种细致入微的修改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也让我对自己未来在法律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入。
准考证和材料申请
备考期间,除了文书撰写,老师还会及时通知我准考证的公布情况,并督促我完成打印工作。老师还帮助我申请了过去问的邮寄,使我能够提前了解历年的考试趋势和题型。
每一项准备工作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确保万无一失,这让我在考试前后都保持了充足的信心和准备。
历年面经与面试题集
为了更好地备战面试,我从老师那里获得了历年考生的面经资料以及面试题集。通过模拟训练,我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预判,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回答思路。
两位教授在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从“为什么选择日本大学”到“关注的时事新闻”,都让我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独到见解。
✦
•
✦
笔试历程:从阅读理解到深度思辨
笔试部分是整个考试的重要环节,而试题内容则更是充满挑战。试题选自アダム・プシェヴォスキ的《民主主義の危機》,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当代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挑战。
笔试共设六个小问,每一道题目都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具备敏捷的逻辑思考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选择合适的惯用句和接续词
试题中有两道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惯用句和接续词,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考验。为了应对这一部分,我反复研读各类日语文章和法律文献,从中提炼出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搭配。通过不断的练习,我逐渐能够在考试中迅速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掌握单词含义与近义词
第三、四题分别考查了对单词正确含义和近义词的把握。面对这类题目,我在备考期间专门整理了一份法律词汇表,每天坚持记忆和复习。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大量阅读新闻和专业文章,积累了不少生动的词汇和表达,这在考试时为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简洁精准的解释
第五题要求考生在20字以内对划线词语进行精准解释。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实际上考验的是考生对语言精炼能力的掌握。经过多次模拟练习,我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既准确又简洁地表达核心意思,这为我在考试中带来了不小的优势。
深度分析时事与社会现象
最后一道题要求结合时事新闻与社会现象,用600字左右阐述“異なる政治的見解、価値、文化を持つ人々は、互いをますます敵視す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る”的现状。
这是一道开放性极强的题目,不仅考查考生的法律知识,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分析能力。为了应对这一题目,我在平时不断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整理出几篇自己独到见解的时事评论。
通过不断练笔,我逐渐培养出一套自己独有的分析框架,使我在考场上能够从容应对这一开放性题目。
✦
•
✦
面试现场:从容应对、机智回答
面试环节是整个申请过程的最后一道关卡,既充满挑战,也极富考验。面试当天,我迎来了两位教授的现场考查,整个过程控制在10至15分钟之间。
虽然时间短暂,但教授们的问题涵盖了从“为什么选择日本大学”到“关注的时事新闻”等多个方面。面试氛围温和而严谨,既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我体会到了学术追求的严谨与深度。
在那段经历中,我没有去刻意编造回答,而是以最真实的状态展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对法律的热情。教授们提出的问题,让我在紧张的氛围中迅速整理思路、沉稳应对,每一个问题都成了自我反思与提升的契机。
通过这场面试,我深刻感受到,面试不仅仅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展示,更是一种心态和气度的考验。
✦
•
✦
备考心得:坚持、调整与持续进步
两年的备考过程,是一段充满坎坷却又精彩纷呈的旅程。一路走来,我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
目标明确、规划细致
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每一步都严格按照预定目标执行,让时间成为最好的朋友。
不断调整、勇于面对失败
初次考试的不理想并没有击垮我,反而成为我反思改进的契机。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更加坚韧,更加清楚自己的不足。
重视书面表达与时事关注
志望理由书的反复修改与笔试中对语言表达的高要求,让我明白,只有不断打磨文字,才能真正表达内心深处的热情与追求。
充分利用师资资源
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是我走出迷茫的重要支柱。每一次语音通话、每一次反馈都为我指明了方向,帮助我在备考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保持良好心态、坚持自律
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要相信自己,保持乐观。正是这种心态,使我能够在每个低谷时重新站起来,迎接更高的挑战。
✦
•
✦
给后备考同学的几点建议
在这里,我想将这段备考经历中的几点心得分享给正在路上的你们:
提前准备材料:
除了EJU成绩,申请时还需提交N2以上的合格认证书。请务必提前在JLPT官网申请,避免因邮寄时间不足而耽误出愿。
反复练习历年考题:
笔试题型相对固定,多做模拟训练,熟悉题型与难度。
注重面试准备:
面试考查的是你的综合素质与应变能力,建议大家多关注时事新闻,整理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通过模拟面试提升自信与表达能力。
多与老师沟通:
备考过程中遇到疑惑,不要犹豫,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经验往往是最宝贵的财富。
心态平和,保持自律:
备考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孙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
如果您也想顺利合格目标校,
欢迎联系小远~
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小远微信ID:zyyy_edu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