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2日 作者:致远尚升
最初面临留学的想法的时候,总是得思考非常多东西,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目标学校,如何做修士后的规划,特殊学生(大龄、零基础)如何定位等等,今天小远就一篇带大家接触一下几个大问题。
日本考研时期,即使目标专业和大学的专业不一致,也就是所谓的跨专业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的事情,基本上说只要你满足了大学院入试的专业水平(学部水平)那么就是有入学可能性的,所以很多学生会希望说借此机会去尝试一下新的环境。
但是如果跨的专业实在太难,例如心理学,文转理之类的很难在短期达到学部水平。所以整体最好的选择专业的方式就是「原本专业 + 目标专业」或者「感兴趣的课题」两个方向来选择专业,比如说社会学里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专业方向,原本自己大学专业里面的一些细节方向融入一下社会学,就完全可以做一个进展。或者抛开原本的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再看看归属在哪个学科,然后具体在感兴趣的课题里做不同的分化,也就能包含很多学科内容了。
国内大家考研其实都有很具体的院校档次划分,也大致都知道自己到底要考什么学校,但是到了日本,大家很明确地都只想考上位校,也就是熟知的七家旧帝国大学和早稻田,而且总有很多「双非上东大」的例子就一股脑子的只看上位校,当然这样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非常深刻的分析和努力。
网上总有很多把日本的各个大学做档次区分,详细的可以查看(早稻田大学只是国内一本末?QS排名告诉你事实)查看学校档次。
然后按照自己的「毕业校」「双语成绩」(N1高分,N1合格,N2等),「专业课水平」(笔试没什么问题,专业课学习完毕但是笔试不熟悉等)去做具体的划分,然后再寻找自己适合的档次的学校。
当然,有自己非常非常想去的学校,那么完全可以考虑选择一下冷门专业进行选考,即使是同一所大学,有些专业的合格率是10%左右,有些却可以到底50%以上,这一个可以在各大高校的网站上寻找「过去入试资料」,看看各专业的报考人数和合格人数做判断。
*东京大学大学院的入学状况(部分)
其实来日本的大部分同学读完修士未来都是希望就职,而不同方向其实在考学之中也是会有一些区别。
修士阶段其实也是学校在筛选未来能进入博士课程的学生的一个环节,所以如果真的想去博士课程,修士的课题以及专业课水平都必须加强,而如果未来只是希望顺利毕业方便就职,那么一个开展起来没有太大问题的踏踏实实的研究可能会更加适合。
另外日本就职学历不是唯一要素。在日本就职之中第一关往往是一个叫做ES(Entry Sheet)的东西,你需要回答企业主提出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包含着你大学努力过的事情,自我推荐等等,好的经验可以弥补很多不足之处。
另外就是能力问题了,日语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企业分析能力,这些会在选考过程之中大大地甩开竞争者。
总有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年纪比较大(20代后半以及30代)会不会非常难考学,其实起码在考学这一块是完完全全没有影响的,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所有人都没有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可能这些人有自己的工作经验,如果这个经验可以活用在计划书/研究里的话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以及家庭条件比较一般,甚至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其实也是一样,只能无非要比大家在现阶段更辛苦一些,如果未来在日本就职成功,年薪350万到600万的初任给,很快就可以把投入的资金补回来的。
*内阁府调查
那二本的大学能不能考上上位校?结果肯定是可以的!需要的就是去拔高其他项目的分数和能力,比如说提高日语分数,英语分数,专业课分数,以及研究计划书。而学习能力必然是在考学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而这个其实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核心就是跟着一个好老师,不仅告诉你专业知识,也能带你去深度理解,在此之上再加上自己的勤奋,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和学术能力,那么大学院的大门都为你敞开的,赶紧联系小远获取一对一的升学规划吧!